中美貿戰揭示  管控輿論另一難題

國情動向

發布時間: 2018/07/18 09:00

最後更新: 2018/07/18 22:10

分享:

分享:

  • 「政治正確」文章,誇張失實都能生存
  • 網絡年代,如何管控民粹主義成新挑戰

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,中國官方輿論明顯轉向,《人民日報》旗下的人民網之前連發三文批浮誇自大文風,前天又再發一文《做一股「清流」》,指「假大空」宣傳。正正是這次中美貿易戰中曝露了極左、譁眾取寵言論,只要政治「正確」,就透過自媒體大行其道,無論對國家形象及挑動民粹,都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。

中美貿易戰發生前,這類文章已在網上大行其道,不少作者為了追求瀏覽量,語不警人死不休,正如人民網文章所言,「美國害怕了」「日本嚇傻了」「歐洲後悔了」之類的文章,總能賺取不少莫名點擊。然而,縱觀這些所謂「爆款」文章,其內部水平卻了無新意,令人堪憂。

事實上,這些文章一味誇大、以偏概全,高喊《在這些領域,中國創下多個「世界第一」!無人表示不服》;有的任意拔高、貽人口實,鼓吹《別怕,中國科技實力超越美國,居世界第一》;有的一廂情願、照單全收,將國外的只言片語,放大成「中國在世界舞台上佔據中心位置」「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一經濟體」等聲音。

當然,這些文章能廣泛流傳,一是部分官媒文風不見得比這些自傳體冷靜,內地一些官方媒體亦以挑動民族情緒、動輙向外國「挑機」稱著,成為帶動自大兼自卑文風的領頭者。更重要一點是,在內地網絡管控中,重點針對與官方主流意見相逆的文章,幾乎是滴水不漏,但對這些所謂「政治正確」的文章,無論言論如何誇張不實,都能夠生存。

然而,這種民粹主義文章帶來禍害不少,一是令民眾走進夜郎自大、自吹自擂狂妄誤區,對外間世界充滿偏見,不能冷靜面對外來的挑戰;而且,這種文章廣泛流傳,令外國曲解中國形象,也成為外國極右派製造「中國威脅論」增添彈藥。

中國官方和輿論對貿易戰的處理策略發生了不小的變化。從開始的「奉陪到底」、「初戰告捷」,到現在「不想打、不主動打,但不怕打」,言詞顯得理性得多。正如分析所言,中國的輿論實在不應該再沉醉於《厲害了,我的國》式低級的自吹自擂,也不應在一點風吹草動之後就警告「中華民族的危險時刻」,而是對國際時事有更加自主和科學的評估。

正如人民網文章所言,文章不會因為浮誇而增色,國家也不會因為自大而變強。如何扶植冷靜客觀的媒體人,更好地引導輿論,對輿論管控的工作是一個新的挑戰。
 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
撰文 : 高青
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